第211章 以夷制夷,因地制宜(2 / 2)
天子圣旨下,户部尚书当即拨款到翰林院中。
一时间,翰林院中的学士、大学士们纷纷忙碌着查阅典籍。
《永乐大典》本就是一本旷古烁今的奇书,想要从中增添,同样是个浩大的工程。
为此,翰林院中的学士们,只好先行从增添中开始找不足。
……
皇宫宫阁走廊内。
首辅刘健陪同着朱厚照行走闲谈着。
“皇上今日之盛举,堪称千古一帝啊!”
“若是此典籍修撰,必然将可影响到世界。”
在刘健称赞中时,朱厚照缓缓停下了步伐,转身看向他。
“阁老,你可知朕为何没有再继续打下更大的疆域?”
皇帝突然如此一问,刘健的面庞上亦浮现出疑惑之色。
这件事,他心中同样不知。
以当前大明帝国的财力、实力来看,想要扩大疆域,完全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。
自古至今,历朝历代,皇帝们无一不想要打下更大的疆域来彰显本朝的盛世、壮举。
可就在大明朝磨刀霍霍冲向世界的时候,朱厚照却是停下了步伐。
刘健不解的摇了摇头,拱手说道:“微臣愚钝,还望皇上明示。”
朱厚照淡然一笑,开口说道:“坚船利炮的确可以打开任何一个王朝的国门!”
“但书籍却是好比一柄利剑,刺入他们的心中!”
“统治不如奴役!以夷制夷,因地制宜!”
说罢!朱厚照笑着独自向前走去。
唯独内阁首辅刘健,愣在当场,脑海中不停地回响着皇帝对他所说的那一番话。
“以夷制夷,因地制宜?!”
短短八个字,堪比绝世利剑,将治理整个世界的大道理包含其中。
望着皇帝渐渐离去的背影,刘健眼中泛着光芒,激动的说道:“先祖显灵,吾皇圣德。”
“大明朝能有今日,得因圣主啊!”
当刘健从皇宫中离开的时候,并未直接回到府邸或是内阁中。
反而径直的奔着翰林院走去。
他的脑海中时刻谨记皇帝对他说的这八个字。
他要告诉翰林院中的学士,将这八个字记录在新撰写的书籍中,永传后世。
翰林院中。
“以夷制夷,因地制宜?”
“这,这是皇上所说的?”
翰林院大学士震惊的呼喊道。
刘健面露喜色,重重点头道:“不错!”
一时间,翰林院大学士们喜极而泣,激动的说道:“吾皇大才,堪比尧舜啊!”
“也只有皇上,才能说出如此冠绝天人的八个字!”
“快,快!”
“执笔将这八个字写下。”
学士们振奋异常,他们虽为文人,却也有着满腔热血。
他们以笔为剑,因这八个字而热血澎湃。
翰林院大学士激动的安排着人手,将皇帝所说的八个字,写在了新典的一页上。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