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千零四十七章 努力构建出一个坚不可摧的智能化国防体系(2 / 2)
他抬眼望向台下,李卫国正朝他比出“点赞”的手势,罗凯则拿着平板电脑快速记录,屏幕蓝光映得他神情格外专注。
不远处,几位外国专家握着录音笔低声交谈,其中一位金发教授目光灼灼,似在思索着什么。
“吴总!留步!”海军装备部陈司长穿过人群,身旁跟着几位身着军装的将领,勋章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,“刚才关于‘战争大脑’系统的设想,能不能展开讲讲?我们正在筹备下一代指挥中枢升级项目,正需要这样的新思路。”
话音未落,中航集团的高管也快步上前,手中握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要点:“吴总提到的模块化隐身套件民用化方向,我们非常感兴趣。特别是您说的多频谱隐身技术,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...”
吴浩还未来得及回应,闪光灯骤然亮起,不知何时,宴会厅入口处聚集了不少记者。
他们举着话筒和摄像机,镜头的红光在人群中此起彼伏。吴浩下意识抬手遮挡,却在瞥见前排张院士认真记录的侧影,与后排年轻军官专注的神情,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的科研群像。
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不停,林薇连续发来几条消息,附带的截图里是网友们热烈的讨论。
其中一条高赞评论写道:“原来我们的国防科技已经这么强了!突然觉得安全感爆棚!”
他嘴角微扬,正要回复,却见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弹出:“吴先生,我是《自然》杂志编辑,希望能预约专访,探讨您提出的智能互联国防体系...”
此时,宴会厅的音乐声渐弱,主持人再次上台宣布晚宴进入自由交流环节。
吴浩被人群簇拥着走向休息区,见吴浩过来,几个教授和专家纷纷起身与吴浩热情的打起招呼来。
客套了一番,众人落座,刘教授便将笔记本推到他面前,上面画满了关于“量子免疫”系统的推导公式,说道:“小吴,你说的这个信息自防御机制,我在想能不能结合生物神经网络的反馈原理...”
讨论声中,罗凯端着两杯威士忌挤进来,递给他一杯:“得亏你刚才顶住了,那帮记者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。”
吴浩接过威士忌,琥珀色的液体在水晶杯中轻轻摇晃,倒映出周围此起彼伏的交谈光影。
刘教授的笔记本上,复杂的公式与批注层层叠叠,笔尖还在空白处沙沙游走。
“你看,若将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原理,与量子密钥分发的随机性结合……”
他突然顿住,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,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,像是想到了什么,随即兴奋道:“或许能构建出动态自适应的加密体系!”
这番话顿时吸引了在场众人的注意。来自中科院的王研究员探身过来,手中平板电脑已经调出相关数据模型:“但这样的算法复杂度极高,现有的量子计算机算力怕是难以支撑。”
话音未落,一直沉默的电子科大李教授突然开口说道:“或许可以借鉴区块链的分布式计算模式?把加密任务分解到每个通信节点。”
激烈的讨论声中,吴浩的思绪却短暂抽离。
曾几何时,他还只是一个刚出校园的毛头小子,虽然有的成绩,但也就那样。而现在呢,他却是可以和国内顶尖的专家讨论技术问题,和领导们谈笑风生,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人生的奇妙啊。